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07-22 00:43:17] 来源:http://www.dxs56.com 法律论文 阅读:8791次
[③] 包括《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学》、《中外法学》、《法学杂志》、《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法治与社会发展》、《比较法研究》、《人民检察》等15种。
毕业论文
[④] 在统计过程中,笔者按论文作者论述问题的根据的是法理、规范还是宪法判例及历史事实,将论证方法分为逻辑论证(主要根据法理)、解释性论证(主要根据规范)和经验论证(主要根据宪法判例及历史事实)。
毕业论文
[⑤] 在系统研究宪法学方法论的论文中,《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一文对宪法学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参见胡锦光、陈雄:《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思考》,载《浙江学刊》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⑥] 这些会议的举办,集中就科际整合和对话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刑法学中的宪法问题、宪法学中的刑法问题、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宪法部门法化”、:“部门法宪法化”、“中国宪法文本的结构、基础与功能”以及物权立法中的宪法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各自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论文
[⑦] 范进学:《宪法事例评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xx年第11期。
毕业论文
[⑧] 林来梵、郑磊:《所谓“围绕规范”》,载《浙江学刊》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⑨] 参见张翔:《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载《政法论坛》20xx年第4期。 www.dxs56.com
毕业论文
[⑩] 参见韩大元:《迈向专业化的中国宪法学——以20xx年发表的部分宪法学学术论文的分析为例》,载《中国法学》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11] 参见梁成意:《论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转型》,载《法商研究》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12] 参见 林来梵、翟国强 《宪法学思考中的事实与价值——有关宪法学的一个哲学话题》,载《四川大学学报》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13] 参见范进学:《论德沃金的道德解读——一种宪法解释方法论的进路》,载《浙江学刊》20xx年第4期。
[14] 参见王书成:《宪法解释之前命题与方法——以德沃金为中心》,载《浙江学刊》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15] 参见饶志静:《结构解释:美国宪法解释实践及其启示》,载《江西社会科学》 20xx年第7期。 毕业论文
[16] 参见张翔:《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载《政法论坛》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17] 参见黄锫:《规范主义经济宪法学的理论架构——以布坎南的思想为主轴》,载《法商研究》20xx年第2期。 毕业论文
[18] 参见陈云生:《宪法人类学的创意与构想》,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19] 参见江国华:《宪法的人类学解释》,载《法学评论》20xx年第5期。
毕业论文
[20] 参见刘志刚:《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载《中国法学》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21]参见王贵松:《价值体系中的堕胎规制——生命权与自我决定权、国家利益的宪法考量》,《法制与社会发展》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22] 参见王秀哲:《利益平衡与价值选择中的堕胎规制研究》,载《法商研究》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23] 参见梁成意:《论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人、社会共同体与宪法——兼评<欧盟宪法>》, 载《当代法学》20xx年第2期。 www.dxs56.com
毕业论文
[24] 参见胡玉鸿:《社会契约与人的联合》,载《比较法研究》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25] 参见陆礼:《路权与人权之际——<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人本哲学解读》,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26] 参见汪习根:《论人本法律观的科学含义——发展权层面的反思》,载《政治与法律》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27]参见上官丕亮:《废除死刑的宪法学思考》,载《法商研究》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28] 参见林来梵、陈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中美钉子户案件的比较》,载《法学》20xx年第8期。
毕业论文
[29] 参见周婧:《取消农业税合平等原则吗——兼论优惠措施的合宪性审查》,载《现代法学》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30] 参见郑贤君:《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何为根本?》,载《中国法学》20xx年第4期。
毕业论文
[31] 参见季涛、白冰:《论宪法和民法的关系——以宪法特质的三重性为视角》,载《浙江社会科学》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32] 参见刘志刚:《立宪主义语境下宪法和民法的关系——兼议〈物权法(草案)〉的合宪违宪之争》,载《法学评论》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33] 参见林来梵、朱玉霞:《宪法与民法的关系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34] 参见童之伟:《立法“根据宪法”无可非议》,载《中国法学》,20xx年第1期。 毕业论文
[35] 秦前红、涂四益:《“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兼与童之伟教授商榷》,载《法学评论》20xx年第3期。
毕业论文
[36] 同注33。 毕业论文
[37] 严海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的民主意义阐释》,载《学习与探索》20xx年第2期。 毕业论文
[38] 参见朱福惠:《全国人大调查权研究》,载《现代法学》20xx年第5期。 毕业论文 www.dxs56.com
[39] 参见陈云生:《“违宪法律”的效力》,载《法学研究》20xx年第5期。 毕业论文
[40] 参见强世功:《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法律技艺》,载《中国社会科学》20xx年第5期。 毕业论文
[41] 参见 邹平学:《抵触还是符合基本法——评香港特区立法会〈议事规则〉第57(6)条之定位》,载《法学》20xx年第5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相关文章: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