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07-22 01:01:19] 来源:http://www.dxs56.com 学科教育论文 阅读:8505次
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www.dxs56.com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另一类,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
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必修基础课程
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等代数讲授的知识,大多是17、18世纪的成果,而抽象代数讲授的知识则是19、20世纪的成果,它不仅在代数课程这一主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抽象代数的主要思想早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多门学科中。所以,讲授高等代数之后,必须安排72学时左右的抽象代数。
以现代几何的观点审视几何学,在保持各分支的自身特点与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几何学主线的五门课即几何基础、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与点集拓扑学有机结合。
而对于数学分析,应将其核心内容极限理论、微积分和级数理论进行认真的选择与组织,不宜照搬。基本理论的讲授要紧密结合应用;同时穿插反映微积分发展历史的数学家传记介绍,这方面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保证数学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要大胆删繁就简。对传统知识,也要尽量用现代数学方法表现,如“级数的展开”等。 www.dxs56.com
(二)必修应用类课程
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
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
模糊数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数学联系实际的最初形式是解应用题。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抽象、简化,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进而提炼为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并验证其合理性,从而解释最初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国外学者)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数学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总结为“问题解决”(problem sloving)。 www.dxs56.com
在此教育与学习的理念下,逐渐将学生的数学竞赛发展成数学建模竞赛,并逐渐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实践证明,这是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好方式。仅仅十多年工夫,现在已经形成几十万学生参加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在数学建模课程中,将综合介绍各种数学方法,包括代数的、分析的、统计的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其中最优化理论必不可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有效的数学工具。
(三)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文化。
我们之所以主张安排“数学文化”这门课,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小学教育阶段,单就数学知识教学来说,时间是充裕的,内容也不难。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中有两点完成起来更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看似普通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被他的老师的“不经意”指点,可能激发起强烈的“特殊兴趣”,再加上悉心的引导,将来可能成长为“有天赋的”人才。
数学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它拥有多个分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丰富和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这里,我们推荐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数学文化》。该教材展示了数学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着力介绍了大自然中的数学****、艺术家的数学美感、科学技术中的数学威力、数学文化中的思维与方法以及数学文化的核心精神──创新。同时,以数学特有的形式美、结构美、方法美等独具的魅力,引领学生到数学王国浏览一番,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www.dxs56.com
由于教材涉及多个数学分支的知识,所以这门课程适宜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增补或删减一些内容。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们有理由接受这样的观点:到今天,数学不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
(四)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包括初等数论、常用数学软件介绍、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离散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
《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 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 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