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校园活动 入党 考试

留学 励志 校园爱情 大学 高考

实习实践 简历大全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自荐 面试 应聘 鉴定

电脑学习 网店 销售 电话营销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成功创业

总结 报告 计划 体会 方案 党团

材料 发言 行政 合同 礼仪 演讲

热点专题: 大学专业介绍 高校网址 人生格言 人生感悟 留学签证 世界名校 公务员考试 计算机四级考试 考研试题 自学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职业规划 校园活动策划 社团活动策划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大学生入党 求职信 应聘信 自我评价 团日活动 社团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大学实习 社会实践 暑假社会实践
搜大学资料:
搜营销资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大学生专栏高考咨询高考信息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物理)» 正文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物理)

[10-15 19:44:20]   来源:http://www.dxs56.com  高考信息   阅读:8170
概要:2 .今年的物理试题不乏精彩之处,反映了命题者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精准把握和娴熟的命题技巧。同时,在更多的题目上体现的是稳重有变,情景新颖,设问巧妙。如第 20 题,理想变压器是常见的试题情景,虽然该题也采用了这一情景,但构思巧妙,通过“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使该题有了新意。第 22 题,关于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导轨上的运动问题属于常规题目。本题将两个导体棒先后释放,并巧妙的控制好释放高度,情景 新颖独到不落俗套。第 24 题,将非常常规的板块模型,通过表面摩擦系数的调整,转化为一道 质量高、效度好、设问巧、情景妙的精彩动力学综合题。3 .试题通过分层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入题难度、分散难点等方法, 保证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 使考生保持较好心态,发挥正常水平, 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如 第 19 题,给出系统平衡时 b 所受摩擦力为零,这样就使题目的入题难度大大降低,相反若没有这一条件,则可能对应多种不同情形,会使该题的思维量加大很多。第 22 题, 通过分散难点使该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其中的 A 、 B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物理),标签:高考资料,高考资源网,http://www.dxs56.com
  2 .今年的物理试题不乏精彩之处,反映了命题者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精准把握和娴熟的命题技巧。同时,在更多的题目上体现的是稳重有变,情景新颖,设问巧妙。
  如第 20 题,理想变压器是常见的试题情景,虽然该题也采用了这一情景,但构思巧妙,通过“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使该题有了新意。
  第 22 题,关于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导轨上的运动问题属于常规题目。本题将两个导体棒先后释放,并巧妙的控制好释放高度,情景 新颖独到不落俗套。
  第 24 题,将非常常规的板块模型,通过表面摩擦系数的调整,转化为一道 质量高、效度好、设问巧、情景妙的精彩动力学综合题。
  3 .试题通过分层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入题难度、分散难点等方法, 保证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 使考生保持较好心态,发挥正常水平, 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
  如 第 19 题,给出系统平衡时 b 所受摩擦力为零,这样就使题目的入题难度大大降低,相反若没有这一条件,则可能对应多种不同情形,会使该题的思维量加大很多。
  第 22 题, 通过分散难点使该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其中的 A 、 B 两个选项是关于加速度的讨论,相对来说较易,而 C 、 D 两个选项是关于 动能的讨论,思维量较大,对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第 24 题,题目通过三步设问将 难点分散开 ,其中的前两问为最后一问的求解铺设了台阶,从而避免了难度过于集中。
  第 25 题,第( 1 )( 2 )问大部分考生都能完成,第( 3 )问则对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第( 4 )问是在前三问的基础上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运动情景的整体认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设问时既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很好地体现了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 四 步设问有以下特点:一是对认知的考查由简单至复杂,二是对规律的考查由特殊到一般,三是对能力的考查由基本到综合,实现了设问的科学性、艺术性、合理性和递进性。 第( 1 )问 ,起点较低,多数考生能在此有所收获 ,第( 2 )问 由点到面,使考生通过对粒子在Ⅰ、Ⅱ两区完整运动轨迹的描绘,建立起一幅真正的“扭摆曲线”的图景 ,第( 3 )问 对部分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重在考查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 4 )问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部分理性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对扭摆器的认识从特殊走向一般,从模型还原到实际。
  五、探究、创新并重,全方位考查实验能力
  两个实验题既有生活化的情景,又有回归教材的内容,同时在试题情景选择上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试题在渗透“从生活走进物理”理念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但命题立意高远,不拘泥于教材,是对教材原有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得出结论并对 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方案进行评价的能力、 创新与探究能力等。
  第( 1 )题,设计巧妙清新简洁:一是借助了两个匀加速运动的等时性,避开了对时间的测量,提高了实验精度;二是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中也含有重力加速度g,从而可以利用比值消去g,在不知g的具体数值的前提下使动摩擦因数的求解成为可能。
  第( 2 )题,重点考察了考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和对实验方案进行反思、评价和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探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符合新时代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这对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积极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 2011 年高考理科综合山东卷物理试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实际,重视联系学生认知的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试题做到了科学性、准确性、公平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引导中学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物理) ...

上一页  [1] [2] 


Tag:高考信息高考资料,高考资源网高考咨询 - 高考信息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析(物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