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
-
[10-15 18:33:54] 来源:http://www.dxs56.com 工作汇报 阅读:8118次
(三)努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坚持以城镇发展为载体,以建设旅游、生态大县为目标,认真审视和布局旅游、交通、教育卫生、商品流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努力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格局,围绕自然生态、红色文化两条主线,充分发挥名酒、名河、名厂及经典景区、原生态自然景观等资源优势,推出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线路,打造自驾车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开发大格局,打造赤水河生态文化旅游专线。加快推进黄荆、太平、二郎等景区开发,积极落实黄荆景区开发业主,实质性启动景区景观建设。目前,太平红色纪念地项目、黄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县城旅游服务中心已正式营业,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努力活跃城乡市场,搞活城乡经济,带动全县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速发展商贸、信息、餐饮、休闲、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及民生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金融保险市场运行良好,信贷调控平稳。金融环境优化,融资渠道拓宽,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建设,有效促进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从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四)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加快基础建设步伐,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十一五”以来,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采取领导联系、跟班服务、挂牌督办、每月推进、全年攻坚、通报问责等有力措施,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0**年22个纳入重点管理的项目,完成投资2.76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6.8%。20**年55个纳入重点管理的项目,完成投资6.1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6.0%。20**年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的65项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7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2.0%,同比增长49.0%。
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力度逐年加大。在石屏一矿、岔角滩煤矿、箭竹坪煤矿、郎酒“50工程”、仙潭500吨酱酒基地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建设的同时,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观文、石宝、大村矿段开发、120万吨干法水泥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古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后续支撑力不断增强。
2、坚持交通引领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县通乡公路开工256公里,已完成158公里,完成投资1.9亿元。通村通达工程已开工建设260公里,完工253公里,完成投资2653万元;通畅工程开工建设172公里,完工116公里,完成投资3647万元。在完成叙蔺路、古赤路改造投用的同时,叙大铁路、震东至茅台一级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S309线鱼化至水口段、古金路护家至观文段、古蔺太平港区即将开工建设。太石路、石鱼路、古护路、古双路等骨干路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到“十一五”期末全县通乡达村、铁公齐动、水陆并重、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将基本形成。
3、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为适应矿区开发需要,电网建设规划已调整完善,龙山-走马110KV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城区110KV变电站扩容已完成,220KV输变电工程已确定选址。35KV输配电工程、10KV以下配电配套工程已完善规划,香楠35KV变电站已建成投用。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正在开展现场查勘设计,即将逐步启动改造。切实加强电力建设,2×30万KW煤矸石电厂已完成可研论证,石屏一矿瓦斯发电厂已基本建成。同时,大力支持发展地方小水电,轿子顶电站和安乐电站已基本建成投用,积极推动和开展二郎水边电站、椒园电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县输配电网络不断完善,电源建设不断增强,电源配置不断优化,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水平显著提高。 www.dxs56.com
4、切实加强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我县新建、续建、整治了一批水库工程项目。龙爪河引水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已实现县城供水的目标。重点整治了以新桥大堰、红岩大堰为主的112条引水渠和双河、玉龙、红龙水库为重点的30条水库干渠,使全县水库渠系防渗整治率达60%,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76%。在赤水河沿岸实施雨水节灌工程,解决旱山村基本用水,投资2400余万元大力实施烟水工程,为烤烟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已启动盐井河提灌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着力缓解因缺水给石屏一矿、仙潭集团等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永乐工业园区的启动和建设需要。同时,大力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十一五”以来投资20**余万元,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全县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水平不断增强。
5、快速推进城镇建设。按照拓展西区、完善东区的思路,创新城市开发模式,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县城西区概念性规划、新城控制性详规。目前,西区1.8Km主干道一期工程以及金兰大道顺利完工投用,奢香文化广场、金兰市政广场、体育中心广场、大梯步等市政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县城成功开行公交车,农贸市场逐步规范,县城主要路口设置了交通红绿灯,垃圾处理场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城市交通、卫生、市场秩序和违规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整体形象显著提升。高起点完成二郎、太平、黄荆等小城镇建设规划,集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提高,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结合易地移民、扶贫搬迁、避让搬迁等工程实施,加快新村庄建设,“县城、集镇、村庄”三级梯度辐射、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22.8%。
(五)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活县的重要举措,健全机构,完善载体,创新机制,拓展渠道,领导带头招商,驻点对接招商,全程跟踪服务,招商引资呈现出“规模更大、质量更优、来源更广”的显著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相关文章:
- 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