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10-15 17:03:18] 来源:http://www.dxs56.com 销售技巧 阅读:8133次
阳历5月,是啤酒企业正式进入销售旺季的月份,这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本是一件好事,可作为J啤酒集团销售分公司经理的丁一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啤酒淡季市场拓展时,已经“寅吃卯粮”,把全年的大部分市场费用都花的差不多了,现在的他面临着“捉襟见肘”、“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而反观当前的啤酒市场状况,竞争却是异乎寻常的激烈,各大小厂家几乎都在一古脑地在一轮接一轮地“拼”价格战、促销战,希望通过这种“短兵相接”,以此来吸引分销商和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有了一些营销费用虽说不是万能,但没有营销费用,却是万万不能。
其实,类似以上案例中丁一的这种处境,想必在很多企业的销售经理身上都会出现,因为,一个企业不论它的规模与资金实力是多么庞大和雄厚,但作为占比相对固定的营销费用却是一定的,而这些费用对于众多“嗷嗷待哺”的市场来说,又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僧多粥少”的,那么,如何破解这种营销费用不足的状况呢?在向上(即向企业)争取更多费用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渡过营销费用贫乏的危机呢?如果你的手头确实没有更多的市场费用可以利用,那你到底应该怎么办?
从新产品上“挖掘”费用
市场的存在源于产品,而产品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于市场。既然我们向公司申请更多营销费用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们就不妨从新产品的深度挖掘上来下功夫,即通过新产品的上市运作,来“挖掘”一些费用出来,但如何去挖呢?
1、用老产品去“傍”新产品。老产品往往操作空间透明,中间可回旋的余地较小。因此,利用新产品较大的市场操作空间来“帮扶”老产品,有时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比如,2006年,是J啤酒集团公司的战略转型年,其转型目的是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度地推广一些利润和附加值都较高的中高档产品。为此,企业推出了“新一代”系列新品,并在各市场上市推广时都拨付了一定的推广费用,为了整体市场销量稳步增长,各销售分公司在做新产品推广时,在市场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做促销时都是新产品“捆绑”着老产品一起做,从而在推广新产品的同时,也顺便“捎带”了老产品。
用老产品去“傍”新产品,是一种“借力使力”行为,其运作的关键点是运用新产品较高的利润操作空间,来“掏东墙补西墙”地弥补老产品费用的贫瘠,从而起到老产品没有费用但仍然可以“沾光”的目的。但操作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老产品一定是市场主导或拳头产品,那种即将衰落的产品没有“帮扶”的必要。2、新产品一定是企业的形象及利润产品,那种战略区域性产品即炮灰型的新产品则没有“傍”的必要。3、新老产品最好能够优势互补,即新产品可以沾老产品渠道力的光,而老产品则沾新产品费用的光,从而各取所需。
2、用无利产品“沾”高利产品。新产品的推广费用往往是有限的,它一般都是在市场导入期、培育期才有,一旦过了这些阶段之后,相应的推广费用便会随之缩减或取消。在这个时候,作为销售经理便可以通过改善产品结构,即用中低档产品捆绑高档利润产品的方式,来催生出一些合理的市场推广费用。比如,J啤酒集团公司某销售分公司通过将辖区市场的金质518等高端系列啤酒比例提高到50%的方式,巧妙地争取到了一些市场促销费用,通过这些费用,有力地打击了当地一些小啤酒厂家对J公司重点市场的新一轮冲击。
用无利产品来“沾”高利产品,是很多营销高层批复一些营销费用惯用的手法,但需要注意以下二点:1、作为销售经理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定位与使命,大多情况下,一般都是高档产品树形象打品牌;中档产品求利润图发展;低档产品求销量占市场。明确了产品的属性,销售经理才能在操作中知道如何更好地去“沾光”。2、合理产品占比。即无利产品与高利产品之间的份额比例问题,具体到它们之间的占比标准,可以运用费用平衡“黄金分割点”来衡量。即扣除企业期望的利润比率后,这两种产品份额之间的合理占比。
产品是市场运作的根本,通过向产品要费用,其目的仍然是挖掘产品的独特卖点和利益点,弥补营销费用的不足,从而不断地让市场鲜活起来,有效地打击竞品,抢占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经销商处“巧借”费用
市场既然是厂商双方共同、共有、共享的市场,那么,一些市场费用干吗非得由厂家来出呢?在市场运作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营销费用不足时,我们能否盯向经销商的“钱袋”呢。
1、利润共享,费用同担。经销商是无利不早起的,产品没有利润,其合作是一句空话。既然利润是维持双方合作的基础,那么,在经销商已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那么,投向市场的营销费用干吗不由厂商双方共同来出呢。J啤酒集团公司有一家做大型餐饮终端的客户,既然是做大型餐饮终端,自然免不了要进店费或买断费。这个费用到底应该由谁来掏呢?经销商依赖厂家,认为进店费应该由厂家出,但厂家却认为经销商利润丰厚,费用理应该由客户出。最后,经过多次磋商和交锋,最终达成厂家出门头广告费,经销商出进店费或买断费,从而真正体现了利润共享,费用同担。
运用此种方式的要点是:1、要向经销商挑明厂方立场,即市场是彼此双方共有的市场,既然利润共享,那么,费用投入也同样应该“共享”。2、此种方式适合品牌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则要反复斟酌和慎重考虑。3、在投入费用比例方面,一般都是企业占大头,经销商占小头,费用的“索取”要注意循序渐进。
2、设定目标,巧取费用。在营销费用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给经销商设定一些不容易达成的销售指标,有时也是销售经理“巧借”客户费用的一种方式。比如,J啤酒集团公司根据经销商要求做区域广告的申请,给其定下了一些硬性销售指标:连续三个月必须实现平均100标车/月的最低销售任务,零售和餐饮终端的铺货率最低要达到80%以上,经市场部门核实,然后,根据其完成的比例,对其先期投入、垫付的广告费用按照相关标准给予核销。
《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相关文章:
- 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 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费用不足吗?向市场要吧!
最新更新
- · 说服式销售的十大步骤
- · 销售管理:八大策略增进客户关系
- · 销售细节的轨迹
- · 销售技巧:服务就是世界的全部“
- · 销售技巧:如何约见老总
- · 电话营销的开场白
- · 业务员报价技巧!
- · 4c策略在促销中的运用
- · 营销技巧:合作促销——“买家具
- · 成功销售:陌生拜访的八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