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07-22 01:03:33] 来源:http://www.dxs56.com 职业教育论文 阅读:8705次
人们需要知道自己作为公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批评与监督媒体的越权及违规行为方面负有哪些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
总之,民众需要通过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及媒介运用技能与方法的把握,提高自己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批评与监督媒介的能力。
2,信息传播环境的现实需要
新的世纪把世界带人了一个充满变革与发展的时代,也把世界带入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变数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态势,给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www.dxs56.com
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也带来了整个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化。在信息传播中充满诸多优势的互联网技术迅速攻破了信息传播的地缘壁垒和政治壁垒。它可以使某一区域性的舆论热点迅速传到世界各地,造成舆论影响的国际化、跨区域化。这被称作舆论传播中的“蝴蝶效应”。
而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变化,使得适应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成为现代社会公众的一种生存本能和现实需求。
面对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面对民众的这一系列变化。怎样才能使民众保持警觉,调整心态,提高对各种信息与新闻传播,以及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影响的判断力、识别力和批判力,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文明成果,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当前适时地实施对民众的媒介教育,对于提升民众的判断力、识别力和批判力至关重要。只有让我国民众及时、准确、全面、充分地了解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文化状态,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复杂的、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汇的现实环境中辨明方向,从容应对。
3,媒介批评的必然诉求
“媒介批评”,是社会与公众依据其价值判断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评价活动。它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当拥有一种权利,也是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和责任。
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批评,需要公众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参与,需要他们主动地发挥作用。 www.dxs56.com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大众媒介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人们对其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那些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道德的,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传播行为,人们自然要加以评说,要进行批评和监督。
大众媒介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有效功能,减少传播失误和负面影响,也需要自觉接受社会与公众的批评和监督。这是大众媒介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舍此,它将失去民众的信任,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而要让民众具备批评和监督媒体的自觉意识,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民众进行媒介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向民众普及媒介知识,实行媒介教育大众化不仅是社会与民众的自身需求,也是信息传播环境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新闻媒介接受民众批评和监督的必然诉求。
三、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内容
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教育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普及媒介基本知识
媒介教育,首先要让民众了解有关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大众媒介有哪些特征、属性,有什么功能、作用,大众媒介传播有哪些基本原则、规律,等等。掌握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民众知道怎样识别媒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媒介的种类、传播的内容及形式;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媒介能获得最有效的信息;知道在什么样的媒体上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益的传播内容和自己乐于接受的有效的传播方式;知道怎样才舒减少接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知道怎样才能抵制有害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知道哪些是对媒介传播的合理要求,而哪些要求是大众媒介无法承担和难以做到的,等等。 www.dxs56.com
2,传授媒介运用技能
认识媒介的搬奉只的还在于运用。媒介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在民众能够有效地运用媒介上,不但使他们能够从媒介传播中获得对自己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及娱乐的有效和有益的信息,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他们能够知道怎样借助大众媒介来行使自己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有效地参政,议政的权利。
具体说,要使民众知道怎样利用大众媒介来维护国家及相关法律所赋予自己的各种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等。知道怎样运用大众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的决策、工作、作风等情况发表意见,开展批评,实行监督。当然,也包括帮助民众掌握怎样运用大众媒介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各种合法权益。这是一个民主与法制国家赋予民众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民主和法制国家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传播媒介批评理念
媒介批评理念是一种现代理念。实行媒介批评是现代媒介传播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培养民众对媒介的批评和监督意识是媒介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普及媒介教育,要让民众知道在现代社会中,开展媒介批评不但对于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更是有着重大社会意义,进而帮助民众确立对开展媒介批评和监督的自觉意识,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帮助媒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缺点失误,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服务。
说到底,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教育,关键在于要让民众掌握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监督媒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驾驭媒介,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这应是媒介教育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www.dxs56.com
四、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媒介教育大众化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先例,但在我国内地迄今依然还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实施媒介教育大众化,是提高民众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一件益在人民、利在社会、功在国家的事情。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做好媒介教育工作,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及做法。
- 上一篇:园艺花卉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相关文章:
- 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 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