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10-15 19:48:22] 来源:http://www.dxs56.com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8886次
如何才能打破城乡图书馆之间的“篱笆墙”?如何初步实现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理念,推动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嘉兴市图书馆的各分馆用实际的成效证明:唯有持续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总分馆之路,才能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连日来,来自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嘉兴模式”暑期调研的队员们先后走访了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王江泾分馆和新塍分馆等。无论是上午、中午、傍晚还是晚上,各个不同时段总能看到新的身影。
嘉兴市图书馆馆长章明丽在赠送给队员们的最新论文《中国总分馆建设的嘉兴模式—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及核心问题》中详细介绍了“嘉兴模式”的形成背景。一直以来,来自国内图书界的一个普遍认识是“在中国现有分级财政体制下,难以实现完全等同于国外的紧密型总分馆”。南开大学于良芝教授等人把国内近几年兴起的总分馆定义为“只能算是业务上联系相对紧密的准总分馆体系”。
“嘉兴模式”最大的特点正是突破了“准总分馆体系”的格局,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
它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政府主导,三级投入。据中国图书馆年鉴20xx卷对20xx年底以前我国总分馆体系建设状况的调查显示,分馆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较集中地反应在经费不足、行政体制不畅、人员流动性大三方面。而“嘉兴模式”图书馆创造性的提出“乡镇分馆的建设资金和正常运营资金由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投入”。新塍分馆的傅静馆长颇有感触的告诉队员们“建设一个分馆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实行‘三级投入’,情况的确大有好转。像我们分馆,图书等全由总馆提供,而政府则主要负责诸如分馆建造,分馆除我(傅馆长的工资由嘉兴市图书馆支付)外的4个员工工资支付,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添置等。图书馆是非营利性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三级投入’,即使读者需求,也很难持续运营。” www.dxs56.com
其二:文献保障,资源共享。章明丽馆长介绍说“为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嘉兴市组建起高效流转的文献物流传递系统,合理周转文献资源并由中心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嘉兴市图书馆的每一个分馆都开通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读者在网上即可同步收看在总馆举办的“南湖大讲堂”等特色活动。城乡共享相同的数字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文献资源信息的需求。此外,通过立博计算机系统,图书还到哪里,系统自动把馆藏地点更改,就在当地上架继续流通。
其三:因地制宜,贴近群众。这一点,王江泾图书馆的王薇薇馆长深有体会。王江泾图书馆作为“嘉兴模式”指导思想下的第二个分馆,曾受过中央电视台报道,并被授予“嘉兴市图书馆先进分馆”。王馆长说“我们分馆位于幼儿园、中学和长虹公园的交接中心,这从一方面保证了读者量。另一方面,为了让图书能贴近群众,适合读者的需求,馆内不仅有大量辅导类书籍,也搞过‘猜谜’‘六一签名’等适合小朋友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朱祥仙老师则告诉队员们“例如洪合镇以生产羊毛衫为主,馆内特意添置了于此有关的专业性书籍,以便农民朋友们能及时查阅。如果该馆暂时没有这本书,则可以网上或电话预约,除武侠、言情等外一律免邮费运送。”在新塍分馆看《英语语法制指导》的来自嘉兴三中的傅新异同学笑着告诉我们“17号我就要文理科分班考试了,所以来这里看参考书”。正是这种一切从读者角度出发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备受读者青睐。 www.dxs56.com
正如章明丽馆长总结的那样“嘉兴模式对中国总分馆体系建设最大的启迪之处,就是在现行体制下把这些理念变成了操作路径清晰、方法可以复制的现实。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各地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探索都将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相适应,都将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总分馆体系建设之路。”
《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相关文章:
- 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 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嘉兴模式:以创新带动农村基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