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先进事迹
-
[10-15 19:16:31] 来源:http://www.dxs56.com 事迹材料 阅读:8391次
王伯祥,1943年2月生,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西北柴村人,曾任山东省潍坊市市长。
1967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寿光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1983年6月至1986年4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副书记。1986年4月至1991年8月,任中共寿光县委书记。1991年8月至1997年7月任潍坊市副市长。1999年12月至20**年1月,任中共潍坊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20**年2月至20**年12月,任中共潍坊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20**年12月至20**年1月,任山东省政协常委。
20**年1月退休。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王伯祥创造性地领导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寿北开发及工业项目的升级改造,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为寿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担任潍坊市副市长、市长期间,推动了潍坊市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股份制改造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潍坊经济繁荣贡献了力量。
王伯祥被寿光人民称为“我们的伯祥书记”,他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寿光县的第十五任县委书记,1986年5月至1991年10月在寿光担任领导职务。他用自己对寿光这片土地的爱和执著,在五年半的时间里,谱写了一首人生壮歌。他被称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的优秀代表。寿光生养了他,他回报了寿光。所有这一切,大地为鉴。
具体事迹:
1988年腊月廿八,王伯祥到各乡镇走访。走到三元朱村的时候,村支书王乐义对他说,东北有个韩永山,他能在寒冬腊月里种出夏天才产的蔬菜,且不用生炉、不用费煤。“真的?”“不信你看!”王乐义从身后拿出一只顶花带刺的水灵灵的黄瓜来。
王伯祥觉得这事可不简单,让王乐义赶紧去东北看看。寿光蔬菜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一到冬天却是园地净光,土豆、白菜和萝卜就是人们的主菜。要是冬天也能种出鲜嫩的蔬菜,人们享了口福不说,老百姓的收入岂不是能翻番?
王乐义在*瓦房店看到的景象,让他惊叹不已。大棚外天寒地冻、雪花飞舞,棚内却是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嫩汪汪的小黄瓜掩映在层叠的花叶中。那时的王乐义就想着赶紧回去向书记汇报:这绝对是条正路子、好路子!
一拍即合。王伯祥和王乐义商定,首先以三元朱村为试点,种植大棚蔬菜。“可咱遇到技术难题怎么办?温度差一点苗苗可就活不成。”两人想了又想,最终只想出一个办法:把韩永山请到寿光来。可是,这并非易事。
东北汉子韩永山,他曾发誓不向任何人传授冬暖大棚种植技术,连亲戚朋友也不成。可最终,他来了寿光。一个县委书记,开口闭口喊自己师傅,待他如同亲兄弟,还如何能推脱?
师傅请到,大棚推广上的难题又出现了。“冬天能种菜?”老百姓们怎么也不相信,大棚里不生炉子,就能像夏天一样长出菜。再说,建一个棚得六七千元,在当时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赔了,这个损失谁来担?
王伯祥觉得,百姓们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冬天种大棚,史无前例且投资较大,百姓当然不敢迈步。他告诉大家,这次试种大棚,赚了,钱是大家的;赔了,损失由政府出。并请党员干部带头先种。
1989年8月13日,寿光三元朱村的第一批17个冬暖大棚动工了。韩永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招”都使出来,从大棚方位、墙体厚度、顶棚结构、大棚骨架,到塑料薄膜的选择、指导嫁接,手把手地传授给建棚户。眼瞅着一棵棵秧苗冒芽、绕藤、开花、结果,农历腊月廿五,三元朱的田野里响起了鞭炮声,黄瓜开摘了!
一车车鲜嫩的黄瓜运到了寿光县城,人们稀奇地看着冬天里的嫩黄瓜,很快,价格由五六块涨到七八块,再涨到十几块,一会儿工夫卖个精光。17个大棚户高兴了,一转眼就成万元户;没建大棚的人家眼馋了,跃跃欲试。第二年,冬暖大棚在全县得以顺利推广,6000个大棚拔地而起。
县委为种植大棚提供所能想到的一切便利。资金、技术仍由政府担保,针对种植大棚户的具体情况,各家分散的地块得到重新集中调整;按十亩大棚打一眼井的标准,保证大棚蔬菜所需用水;发展畜牧业,为大棚菜提供有机肥料…… www.dxs56.com
由黄瓜所引发的变革,彻底改变了寿光传统的旧有蔬菜种植模式,不但富了三元朱,也燃起了整个寿光种植冬暖大棚的火种,继而席卷整个中国,掀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绿色革命。许多年前,曾有一位美国专家说,中国对世界农业贡献最大的有两项:一是杂交水稻,一是日光蔬菜大棚。
上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随着“大锅饭”的打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拥有生产自主权的农民在种足口粮之后,又使寿光历史上“种园子”的传统得以延续。寿光南部因其土质肥沃、雨水充沛,自古农民就有种菜的习惯。
自家吃不了的菜,便拿到街上售卖。寿光的北邻,是有着30多万职工的胜利油田,油田区不产菜,一有卡车出来时,便在路边捎些菜回去。有种、有卖、有买,在车辆必经的五路口(地名)自发形成了市场。
在一次修路中这个给百姓带来财路的小市场却不幸被撵走。百姓手里的菜没了出路。有人试探着想开辟新的市场,但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思想尚未解放的当时却步履维艰。有村干部甚至因害怕破坏风水,而拒绝将市场建在自己村边。
那是1984年,一愁莫展的县工商局长找到了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王伯祥商量,王伯祥不假思索地推荐了九巷。“九巷占据地理优势,且书记思想开放。”经县委研究,两个月之后,占地20多亩的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建成。老百姓手里的菜又有着落了。市场的建立与蔬菜生产相互促进,当年的蔬菜成交量即达1.5亿公斤,交易额5500多万元。
火热的交易场面提醒了王伯祥,让他注意到蔬菜市场的巨大潜能。1986年,他上任县委书记,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把蔬菜产业做成寿光的金字招牌,让百姓都能搭上蔬菜这趟顺风车。出身农家的王伯祥知道:“一亩园能顶十亩田。”关键是,逐渐富起来的人们不再只看重“粮袋子”,而是愈加关注“菜篮子”。要不,中央领导们怎么会把“菜篮子”当成一项工程摆到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
- 上一篇:事迹材料_金融机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