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校园活动 入党 考试

留学 励志 校园爱情 大学 高考

实习实践 简历大全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自荐 面试 应聘 鉴定

电脑学习 网店 销售 电话营销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成功创业

总结 报告 计划 体会 方案 党团

材料 发言 行政 合同 礼仪 演讲

热点专题: 大学专业介绍 高校网址 人生格言 人生感悟 留学签证 世界名校 公务员考试 计算机四级考试 考研试题 自学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职业规划 校园活动策划 社团活动策划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大学生入党 求职信 应聘信 自我评价 团日活动 社团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大学实习 社会实践 暑假社会实践
搜大学资料:
搜营销资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公文范文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上海基本消灭麻风病前后的防治工作» 正文

上海基本消灭麻风病前后的防治工作

[10-15 18:34:59]   来源:http://www.dxs56.com  年终工作总结   阅读:8126
概要:上海市辖16个区、4个县,面积6300km2,常住人口1300万,登记外来人口300余万。解放前约有2000例麻风患者,1926年中华麻风救济会在上海成立,开展了麻风诊治。1935年建成上海中华麻风疗养院,设病床96张,开始收治患者,限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历史条件,绝大多数患者得不到治疗,流散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畸残和传染。解放后,市卫生局于1954年接管中华麻风疗养院,改名为上海市麻风医院,并逐年整顿、建设,充实人员和医疗设备,1956年,在市区武夷路建立麻风门诊部,全面开展麻防工作。1967年分别在青浦、奉贤、川沙三县修建麻防院,扩建了崇明县麻风村。上海属麻风中度流行区,到1998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5432例,存活者2461例,其中现症9例,患病率为0.0007‰。1990年4月,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通过卫生部达标验收。一、主要防治措施(一)宣传调查、普及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早期发现患者:1958~1970年,先后派出医务人员55批计435人次,组成医疗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线索调查为主,专业普查和过滤性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出麻风患者
上海基本消灭麻风病前后的防治工作,标签: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个人年终工作总结,http://www.dxs56.com

  上海市辖16个区、4个县,面积6300km2,常住人口1300万,登记外来人口300余万。解放前约有2000例麻风患者,1926年中华麻风救济会在上海成立,开展了麻风诊治。1935年建成上海中华麻风疗养院,设病床96张,开始收治患者,限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历史条件,绝大多数患者得不到治疗,流散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畸残和传染。解放后,市卫生局于1954年接管中华麻风疗养院,改名为上海市麻风医院,并逐年整顿、建设,充实人员和医疗设备,1956年,在市区武夷路建立麻风门诊部,全面开展麻防工作。1967年分别在青浦、奉贤、川沙三县修建麻防院,扩建了崇明县麻风村。上海属麻风中度流行区,到1998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5432例,存活者2461例,其中现症9例,患病率为0.0007‰。1990年4月,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通过卫生部达标验收。

  一、主要防治措施
  (一)宣传调查、普及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早期发现患者:1958~1970年,先后派出医务人员55批计435人次,组成医疗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线索调查为主,专业普查和过滤性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出麻风患者836例,占郊县累计发现患者的27.85%。市区未进行过大规模调查,1959年作过2个街道的调查。1975年,为考核防治效果,全市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患者37例。结合流调工作,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麻防知识,培训各级防治人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治网,为早期发现患者打下了基础。因此,自报和报病发现患者占累计发现的44%。皮肤科门诊也在发现麻风患者中发挥了作用,1958~1979年占发现患者的25.5%(579/2267),1980~1989年增至60.3%(47/78)。
  (二)普遍、正规治疗患者:1983年前,主要以氨苯砜单疗为主,多菌型酌情住院,少菌型门诊治疗。1983年开始采用联合化疗(MDT),历年的正规治疗率和覆盖率都接近100%。另外,并对原经氨苯砜单疗的685例多菌型和208例少菌型治愈者进行了联合化疗复治,控制了复发。
  (三)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监测:40多年来,坚持在监测患者的同时,定期对其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从中发现72例患者。50年代,对家属中的儿童接种卡介苗,接种组发病率为0.66%,均为少菌型,未接种组为3.15%,多为多菌型。
  (四)开展科学研究,为防治服务:1956年开展了麻风菌素的应用研究。70年代kai展了麻风免疫学研究,建立了动物模型。此外还开展了麻风临床、诊断、治疗研究和耐药调查。自50年代后期起,对畸残进行了一系列整复外科手术治疗。

  二、防治成果
  (一)发病率:1956~1960年,平均阶段年发病率高达2.92/10万,1971~1975年降至0.28/10万,1981~1985年为0.06/10万,1991~1995年降为0.005/10万,近年几乎为0。
  (二)发现率:发现率受防治工作开始年代、流行病学调查等因素影响,1956年门诊成立,麻防工作开始,因此发现率最高,达7.89/10万,1960年已下降至3.62/10万,1970年为0.91/10万,1980年为0.11/10万,1990年为0.05/10万,1990年后新病例很少。
  (三)少年儿童发病率:上海累计发现少年儿童麻风307例,大多在50~60年代发病,近10余年无少年儿童发病。
  (四)患病率:患病率受判愈标准和判愈时间的影响,1960年高达0.35‰,自70年代后期起大规模判愈,患病率明显下降。1980年降至0.04‰,1987年为0.007‰(达标),1990年为0.003‰,1998年为0.0007‰,11个区(县)中已有7个区(县)多年无现症患者。
  (五)复发率:由于长期应用氨苯砜单疗,加上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防治工作松懈,导致70年代起复发逐年增多,到1980年复发率高达1.26%,其中多菌型5.49%。1983年起采用MDT,并对单疗治愈者进行联疗复治,有效地控制了复发,1984年复发率为0.35%,1987年为0.12%,1990年为0.09%,进入90年代后,仅偶有复发患者出现。

www.dxs56.com

  三、基本消灭麻风后的麻防工作
  (一)培训基层卫生人员:至1998年底,全市250余个乡镇农场已轮训1次,参加者达7000余人次。我们对皮肤科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了轮训。自1990年以来,累计发现麻风26例(包括外来人口中7例),其中19例为皮肤科发现,占73%,基层卫生人员发现5例,群众报病2例。病期在2年内占65%。
  (二)治疗与监测:达标后发现的26例患者,全部给予MDT。对新发现患者的自然村连续5年普查,做好治愈者的监测和家属健康检查。
  (三)肢体康复工作:441例眼手足自我护理实施者有效地预防了畸残加重,红眼数从13例下降到3例(下降77%),足皲裂数从26例下降到3例(下降88%),足溃疡数从170例下降到104例(下降39%)。387例发放了防护鞋,使溃疡数从159例下降到101例(下降38%)。复杂性溃疡治疗57例74个,愈合70个(下降95%),经观察复发12个,新发1个,总有效率77%。
  (四)加强健康教育,让社会接纳麻风:在心理(精神)和社会康复上,利用麻风节庆祝活动等场合宣传麻风知识,介绍麻防成就和工休人员的生活情况,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五)设法提高患者和治愈者的生活质量:组织人力到患者所在乡镇民政办联系,签定协议,保障其晚年生活。对麻风残疾者与其他残疾人一样,发放了残疾人证。
  (六)外来人口中麻风的管理:目前全市登记的外来人口约300万,近2年浦东新区就发现5例麻风患者,均系多菌型,且在其他医疗单位误诊较久。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外来人口较集中的乡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和基层卫生人员报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Tag:年终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上海基本消灭麻风病前后的防治工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