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07-22 00:49:07] 来源:http://www.dxs56.com 医学论文 阅读:8716次
在很长的时期内,由于医疗体系模式的限制,实验室是临床的附属,实验室人员也常抱怨这种“配角”地位,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 实验室如何适应新的角色转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全新课题,临床和实验室都需要比以往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对方,首先是实验室工作又有了新内涵,这种新内涵就是更多地参与到临床的诊疗中,而当我们还不了解临床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临床,了解患者,只有了解了临床,了解了患者,我们的参与才有的放矢,其次是要让临床了解实验室,将实验室的工作特征、质控体系、管理形式等介绍给临床。 这实质上需要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目的就是使实验室工作效能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得到最大发挥。
所谓双向性沟通的含义,从内容上讲,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实验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的人文环境意义上的沟通,在大力提倡和谐的大环境背景下,实验室与临床科室之间构建和谐的人文关系,是沟通成功的基础。 有了这种基础,过去诸多部门间难以协调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其次是技术层面沟通。 当今的临床医学发展,尤其是检验医学的发展十分迅速, 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医疗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www.dxs56.com,各种标准、制度的不断更新、完善,实验室与临床之间有许多知识相互渗透,新检验项目和技术不断应用于日常诊疗,实验室的工作同样需要临床理解、支持。
临床医学发展要求实验室更好地融入其中,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指导,包括实验室检测项目的选择和结果的解释。 这要求实验室人员不仅需要更新传统知识技术, 而且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丰富自己,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沟通,对于双方都能获得信息共享效益的最大化。从沟通形式而言,同样有两个层面含义。 www.dxs56.com
首先是实验室人员必须主动地深入临床科室,接近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了解临床诊治过程,了解患者病理变化过程,征求临床对实验室的需求,共同地关注、探讨患者的特殊病理变化。 从实验室角度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验室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的用药,而每一次参与临床的诊疗过程,对实验室人员的临床知识都是一次提升;其次,是将临床科室的同仁请进实验室,推动临床医护人员更多了解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质量保障体系、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争取临床对实验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样临床的同仁在沟通中获得了更多的实验室知识。有效的双向沟通,能使检验结果的解读更加贴近患者的实际病情,真正做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相符”。
在日常工作中,不乏可见出乎想像的检验结果,这些结果中,有些是真实地反映了患者病理变化,而事先未被察觉;也有确实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实,造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实验室检测、报告过程出了问题,也可能来自于医生、护士的操作,同样可能是病人自身的人为因素。 此时彼此有效沟通的成效最能显现,很多疑问可以在沟通中找到合理答案。 日常诊治过程中,临床的医生、护士不可能目睹所有实验过程,实验室人员也不可能了解临床所有患者的病情和诊治过程,而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往往首先是被实验室发现,此时,实验室的当事人和管理者就是第一责任人,需立即会同临床进行探讨,查清原因,杜绝不良后果的产生。
如果实验室方面抱着“仅对标本负责”态度,已经产生的问题就会延续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的诊断治疗,甚至危及到病人健康和生命。如果说,发现问题后的沟通是被动,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就是要平时更多深入临床,不断积累临床知识 www.dxs56.com www.dxs56.com。 作者从工作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临床是需要并欢迎实验室参与到临床诊疗活动的, 这种主动参与对于实验室人员充实自我,提高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毋宁讳言,长期在“配角”思想支配下,整体而言,实验室人员对临床知识知之甚少,开始的交流、沟通受着知识面的限制,困难是显见的,很难对一些超出常理的实验结果作合理解释,不能准确地了解什么是临床最需要的,从而不仅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对实验室自身的发展也不能准确定位,这是一个亟待改变的现状。 随着沟通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实验室人员完全可以在沟通中学会沟通,从与临床的沟通交流中获得提高自我这是最现实的途径。
在与临床沟通过程中,实验室收益是来自临床各方面信息,拓展了知识面。 有来自患者、医生、护士和医护工作流程、临床科室管理方面的信息,对实验室改进服务方式和流程提供了帮助,对实验室判别检验结果合理性和真实性提供了佐证,在与临床交流中,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因此,检验结果就更“符合临床”。 这比仅依靠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控制检验质量,更具有实际意义。
各医疗机构有自己的特色和诊疗侧重面,所需要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和服务形式不尽相同。 通过有效的双向沟通,实验室对临床真实需求有了更深了解,实验室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通过沟通得来的信息,对于实验室管理者根据本医疗机构的特点,明确实验室日后发展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实验室发展就能够更加符合本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提示结核菌感染后造成的局部损伤,激活了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各种炎症细胞, 使 IL-6 的分泌水平增高,加重了结核病灶的局部炎症反应,通过炎症-修复使结核病灶痊愈或肺组织继续损伤,最后损伤肺功能,表明 IL-6 可作为肺结核疾病活动的一个预警指标,临床上测定血清 IL-6 水平有助于肺结核活动的诊断。 www.dxs56.com
SAA、CRP 由 IL-6 诱导肝细胞产生, 在组织损伤急性期由肝脏合成,是两种主要的急性时相蛋白,当受到炎症剌激后,其浓度可以迅速升高,是目前所知较为敏感的急性期反应的炎症标志物[6,7]。 曾林海等报道[8],活动期结核患者在排除普通细菌感染www.dxs56.com后,CRP 也明显升高,反映机体在受到结核杆菌侵袭后各组织产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且较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更加敏感,故在结核(尤其是痰菌阴性结核)诊断中 CRP 值升高对评定结核的活动性有一定的意义。
SAA 是属于载脂蛋白家族中的异质类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 120xx,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 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使 IL-6 分泌增加,后者刺激肝细胞产生 SAA,而 SAA 是导致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移行的强力趋化因子, 并引起 T细胞的移行[9,10],其在反映类风湿关节炎(RA)中已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替代标记[11]。 本资料中肺结核活动 期 患 者 血 清 SAA、CRP 水 平 分 别 为 37.43 ±12.01mg/L、23.58±8.87mg/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组的8.06 ±1.75mg/L、6.13 ±1.46mg/L 和 正 常 对 照 组 的5.06±0.82mg/L、4.20±0.83mg/L,表明 SAA 和 CRP 参与肺部感染急性期炎症反应, SAA、CRP 水平升高在判断肺结核疾病活动时有一定意义。
- 上一篇: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相关文章:
- 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 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问题的几点见解